蒲苇

Cortaderia selloana
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花名
    蒲苇
  • 學名
    Cortaderia selloana
  • 又名シロガネヨシ, 白銀葭, セイヨウススキ, 西洋ススキ, pampas grass
  • 原産地南美阿根廷,巴西,智利
  • 开花的地方切花、花序, 植物园, 园区
  • 开花期8月, 9月, 10月

什么是蒲苇

一种“幽灵”芒草,花序在一月、二月仍然保持不落,如干花般持续开放。

蒲苇(学名:Cortaderia selloana)是一种原产于南美洲(如阿根廷、巴西和智利)的禾本科多年生半耐寒草本植物。
在日语中,它也被称为白银芦 或 西洋芒。
蒲苇于19世纪90年代(明治中期)被引入日本,作为庭院观赏植物栽培。

它是一种芦苇,株高可达300厘米,外形类似于日本芒草(Susuki)。蒲苇在8月至10月间生长出60~70厘米长且大的花序。
蒲苇为雌雄异株,雌株的花序为白色绒毛状,像毛叠;雄株则有褐色细长的花序。花序可保持至1~2月,如同干花般,看起来像仍在开放。枯叶和花序应在3月中旬新芽出现前进行修剪。

品种类型
花序呈银白色的品种被称为 Cortaderia selloana;
粉色花序的品种为 Kermesia;矮生且花序白中带粉的品种称为 Rosea。
蒲苇常见于公园或田地中,其花序可用作干花或切花。

花名由来
英文名“Pampas grass”意为生长在原产地潘帕斯草原(Pampas)的草(grass)。
日文名“パンパスグラス”直接来源于其英文名。
属名“Cortaderia”源自西班牙语“Cortadera”(切割器)。
种名“Selloana”是为了纪念德国植物学家和博物学家弗里德里希·塞洛夫(Friedrich Sellow, 1789–1831),他曾在巴西采集植物。

花语
宏伟的爱、光辉

中国名:蒲苇
学名: Cortaderia selloana
别名: 白银芦、西洋芒
分类: 植物界、被子植物、单子叶植物、禾本目、禾本科、蒲苇属
原产地: 南美洲(阿根廷等)
株高: 100~300厘米
叶: 根生叶,叶长2米,叶宽0.5~1厘米,形状细长,叶缘锯齿状,易割伤手。
雌雄异株: 雌株花序为银白色绒毛状,雄株花序为细长褐色。
花期: 8月~10月,花序干花状可观赏至1~2月。
花序长度: 60~70厘米
花冠形状: 无花瓣
花色: 雌株银白色,雄株褐色
用途: 庭院种植、公园观赏,花序用于切花、干花及插花。

■相关页面
蒲苇(学名:Cortaderia selloana)


  • 禾本
  • 禾本
  • 蒲苇
  • 蒲苇
  • 花卉类型
    径向对称的花
  • 花序
    穗状花序
  • 花瓣形状
    没有
  • 叶形
    线性
  • 叶緣
    锯齿状
  • 生活类型半耐寒性多年草
  • 花的颜色桃红 棕色 白
  • 叶子的颜色绿色
  • 果皮色
  • 株高100.0 ~ 300.0 cm
  • 花径 ~ cm

随机花